赵俊芳(1962.12—),女,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教研究与实践》主编。
十余年来,主要就现代大学组织、权力、制度、合法性以及学术核心竞争力等领域、问题展开研究,先后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教育发展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江苏高教》、《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现代教育管理》、《高校教育管理》等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及《光明日报》(理论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师大学报》综合类学术期刊以及其他一般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数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转载、转摘。
二、学术成果
1.西方名校“活力”探源,《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1(0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05),摘文;《人大复印资料》,2001(04),全文转载;独立。
2.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两点思考,《高教研究与实践》,2002(01),独立;
3.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2(04);《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06),转摘;独立;.
4.近代教育史上的“留洋冷”,《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9月17日,独立;
5.“自性”教育的迷失,《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02(09),独立;
6.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高教研究与实践》,2003(01),第一作者;
7.文明采借与大学发展,《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年3月17日,独立;
8.论教育的永恒主题,《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04),独立;
9.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误区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3(04);《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2003(05),摘文;《人大复印资料》,2003(09),全文转载;独立;
10.宏观视界下的大学特征,《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04(06);《人大复印资料》,2005(04),全文转载;独立;
11.合并重组大学办学理念断想,《现代教育科学》,2004(03),第二作者;
12.对大学文化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03),与研究生合作;
13.穿越中国高考的时空隧道,《湖北招生考试》,2004(20),独立;
14.社会转型与大学的回应,《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5(12),独立;
15.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的理性选择,《高教研究与实践》,2006(01),独立。
16.讲座制及其相关概念的语义说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01),独立;
17.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要素,《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01),第二作者;
18.英国高等教育的科研评估,《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6(03),与研究生合作;
19.后专业时代大学学术讲座的历史使命,《现代教育科学》,2006(07);《新华文摘》,2006(21),论点摘编;与导师合作;
20.大学学术权力结构及制控力分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03),独立;
21.近20年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07(05);《人大复印资料》,2007(09),全文转载;独立;
22.人文社会科学的后专业转向,《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年11月20日,独立;
23.大学学术权力的多元形态及理想诉求,《高等工程教育》(cssci),2008(01),第一作者;
24.论大学学术权力,《东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8(02);《人大复印资料》,2008(05),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2008(04),全文转摘;独立;
25.大学学术权力的实践特征,《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08(02),独立;
26.“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吉林大学学报》(cssci),2008(0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10),全文转摘;《人大复印资料 社科总论》,2008(12),全文转载;独立;
27.论耶鲁大学的自由之风,《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08(03),与研究生合作;
28.高职院校信息教育动态均衡模型研究,《情报科学》(cssci),2008(04),第二作者;
29.大学学术权力合法性危机及应对范式,《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08(05);《新华文摘》,2008(06),论点摘编;独立;
30.讲座制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评价,《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9(03),独立;
31.中国高等教育60年历程,《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09(03),第二作者;
3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9(04);《新华文摘》,2009(17),全文转载;第二作者;
33.中国高等教育60年历程及经验,《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09(10),独立;
34.二战后哈佛大学发展战略,《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10(02),与研究生合作;
35.形成“研而优更优”的社会理想,《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18日,独立;
36.对我国建国初期院校调整的回顾与反思,《现代教育科学》(中文核心),2010(05),与研究生合作;
37.我国大学教授会的“应然角色”与“实然缺失”,《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0(05),独立;
38.西方名校活力再探,《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0(06),独立。
39.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0(08);《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02),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2010(12),全文转载;独立;
40.欧美大学组织模式比较研究,《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0(09),独立;
41.转型期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变迁,《福建论坛》(cssci),2010(11),独立;
42.资源汲取及西方名校活力,《教育研究》(cssci),2010(12);《新华文摘》,2011(09),论点摘编;独立;
43.美国大学商业化寻理,《江苏高教》(cssci),2011(03),第一作者;
44.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内在冲突及路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1(09),独立;
45.高校教学评价——“学术人”与“行政人”的博弈,《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2(05),独立;
46.若即若离的大学与城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4日(学府B—07),独立;
47.国外高校科技研发的组织形态及驱动力量 ,《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2(11),独立;
48.中日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比较及启示,《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2(19),独立;
49.日本“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研究,《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3(01),第一作者;
50.韩国高等教育卓越计划研究,《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04),第一作者;
51.日本“COE计划”的阶段演进及制度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13(06),第一作者;
52.《现代大学教育》的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4(01),第一作者;
53.转型期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及其制度超越,《江苏高教》(cssci),2014(01),独立;
54.《大学教育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CNKI(2003-2012)数据,《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4(02),第一作者;
55.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的研究热点与作者分布,《人口研究》(cssci),2014(03),第一作者;
56.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研究热点及知识可视化图谱分析,《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4(05),第一作者;
57.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3),独立;
58.德国大学卓越计划的制度实践,《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4(11),第一作者;
59.我国大学制度研究热点、趋势及理论基础的知识图谱分析,《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4(09),第一作者;
60.21世纪以来中国“985大学”核心竞争力量化研究,《高校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2015(01),第一作者;
61.中国大学专利活动的问题考察及对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5(01),第一作者;
62.基于2003年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5(02),第一作者;
63.基于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江苏高教》(cssci),2015(03),第一作者;
64.基于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5(05),第一作者;
65.高等教育行政科学化譾论,《黑龙江高教研究》(cssci扩展版),2015(06),与研究生合作;
66.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探究——基于1998-2012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文数据的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15(03),与研究生合作;
67.我国大学城研究综述,《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03),与研究生合作;
68.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学术发展力的计量研究,《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2016(01),第一作者;
69.21世纪智慧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研究,《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6(05),第一作者;
70.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6(06),第一作者;
71.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反思——基于中韩政策的比较,《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6(07),第一作者;
72.日本“全球coe计划”研究,《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6(09),第一作者;
73.翻转课堂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大学教育科学》(cssci),2016(05),第一作者;
74.韩国“WCU计划”实践及论评,《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6(10),第一作者;
75.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研究型大学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以J大学为《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2016年(10),与研究生合作;
76.社会科学博士学术发展力研究——以三学科60名博士为研究对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7.2,第一作者。
77.中日大学专利活动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赵俊芳;李国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28.
78.论大学学术权力,赵俊芳,现代教育管理2017-08-15.
79.日本社区学校的肇始与嬗变,姚舜;赵俊芳,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9-01.
80.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进展与知识基础的图谱分析,梅士伟;赵俊芳,现代教育科学2017-05-20.
81.我国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赵俊芳;崔莹,现代大学教育,2018-11-20.
82.一流大学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时代省思——以“哈军工”办学实践为例赵俊芳;刘硕,大学教育科学2018-01-28.
83.治理理论视域下民办高校发展的三重困境及其路径探析,刘爽;赵俊芳,高校教育管理2018-06-25 09:08.
84.高考改革社会风险评估与规避机制刍议——基于权力监督与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赵俊芳;刘艳红,大学教育科学,2019-01-28;《新华文摘》全文转,2019.10.
85.“双一流”背景下我国大学课程超市的困惑及其超越,赵俊芳;葛庆贺,现代教育管理,2019-04-15.
86.我国高校R&D效益的计量研究,赵俊芳;郑鑫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5-05.
8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回溯及评价,赵俊芳,中国高教研究2019-08-1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12全文转。
88.一流大学背景下中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研究——基于“杰青”“”“千 人”三大引才计划,赵俊芳;冷文英,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8-29。
89.韩国产学合作先导工程探略,赵俊芳,外国教育研究2019-9
90.我国高等教育70年盘点及未来发展建议,赵俊芳,现代教育管理2020-4
91.一流大学异地办学的生成逻辑与增值效应,赵俊芳,高等教育研究2020-4
92.日本国立大学监事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论析外国教育研究2020-3
1.《论大学学术权力》(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2.《中外部分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3.《中国985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报告》(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4.《东亚部分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12,第一作者;
5.《老年教育学》,学习出版社,2017.1,第一作者。
1.2003年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政策研究”,结题;
2.2006年主持中国高教学会规划课题:“大学学术组织与学术权力研究“(项目编号:06AIL0220006);
3.2008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欧美大学学术组织及学术权力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DIA080130);
4.2009年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东亚大学学术权力模式比较研究——以中日韩三国大学为中心”(项目编号:09YJA880052),7万;
5.2009年主持吉林大学跨学科研究项目:“东亚大学学术组织及学术权力模式研究”,15万;
6.2012年参加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JZDW007)子课题,5万;
7.2013年承担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吉林省),横向课题,2万;
8.2013年承担长春市幸福社区建设研究,横向课题,2013年,4万;
9.2014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东亚高等教育卓越计划及其制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101),10万;
10.2014年主持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基于985高校”(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02号),5万;
11.2015年主持吉林大学教学科研单位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吉林大学规划课题,3万;
12.2016年我国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吉林大学规划课题,3万。
1.《论大学学术权力》,2015年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 《近年来我国学界心理学研究的误区》,2001年获吉林省政府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2. 《西方名校活力探源》,2004年获吉林省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3. 《社会转型与大学的回应》,2007年获吉林省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4. 《人文社会科学的后转业转向》,2010年获吉林省政府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
5. 《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2012年获吉林省政府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
6. 《论大学学术权力》,2014年获第十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1. 《“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2010年获第四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独立;
2. 《资源汲取与名校活力》,2012年获第五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独立;
3. 《论大学学术权力》,2014年获第六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独立。
4. 《论大学学术权力》,2020 年获得第九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颁奖单位:长春市政府。
1. 《西方名校活力探源》,2005年获中国高教学会第六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独立;
2. 《“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2009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独立;
3. 《论大学学术权力》,2013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独立。
1.《西方名校活力探源》,2003年获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误区分析》,2006年获吉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3.《“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2009年获吉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论文类一等奖,独立;
4.《大学郊区化及对城市文化的影响》,2012年获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独立;
5.《论大学学术权力》,2013年获吉林省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独立;
6.《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冲突及路径选择》,2013年获吉林省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高等教育论文类一等奖,独立;
7.《韩国“WCU”计划实践及论评》,2017年获吉林省第十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理性思考》,2003年获吉林省高教学会第八届优秀高教成果一等奖,独立;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误区分析》,2005年获吉林省高教学会第九届高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3.《社会转型与大学的回应》,2007年获吉林省高教学会第十次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4.《资源汲取与名校活力》,2011年获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一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独立;
5.《论大学学术权力的合法性》,2013年获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二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独立;
1.《关于大学教育质量的理性思考》等,2002年获吉林大学精英杯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误区分析》等,2003年获吉林大学精英杯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3.《文明采借与大学发展》等,2004年获吉林大学精英杯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
4.《西方名校活力探源》,2004年获吉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5.《“后专业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转向》,2008年获省社科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科学术带头人,为研究生开设《高等教育学》、《教育论著读评》、《外国高等教育史》、《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等4门课程,累积授课28门次。 2002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被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目前招收硕士研究生51人,已有39人按照培养计划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招收博士研究生14人,三人(其中2人为留学博士研究生)已获得博士学位。
6.中国高教学会期刊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秘书长